2008年8月8日,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开幕,青海昆仑玉镶嵌的奥运奖牌作为蕴含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的象征,精美绝伦地展现在众人面前。这是奖牌首次突破单纯金属材质,采用金属和玉石镶嵌,不仅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以玉比德的价值观,弘扬了中国传统的玉文化,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礼赞。赢得了各国运动健儿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赞美。
从历史久远的岫岩玉到独山玉、蓝田玉、和田玉等,再到后起之秀的青海昆仑玉,北京奥运奖牌用玉选材范围很广,但最终花落青海昆仑玉,有其深刻的必然性。青海昆仑玉的奥运之路从2007年的4月初开始,一直到2008年6月的最终完成共计一年零四个月,道路曲折而艰辛,过程跌宕起伏,凝聚着众多参与者的心血。“有血、有泪、有汗水”是青海昆仑玉奥运之路的真实写照。
自1993年昆仑玉正式开采之后,昆仑玉的市场份额和市场价格逐年提高,成为继新疆和田玉资源枯竭后替代新疆和田玉市场的玉石品种,占据白玉市场约2/3的份额。但是,青海昆仑玉虽占据市场主要地位但在消费市场却往往以和田玉名称出现,行业内都知是青海昆仑玉,但消费者甚至一些专家却不识青海昆仑玉,这对青海昆仑玉的市场发展形成制约。如何为青海昆仑玉正名,打响青海昆仑玉的知名度是摆在青海玉石界有识之士面前的重大课题。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举国欢庆。奥运搭建的奥运经济这个大舞台曾经创造了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可以说是一列通向世界的经济快车。如果能通过奥运会打响青海昆仑玉的知名度,那必定是“一朝扬名天下知”。彼时,青海省已经提出藏羚羊申请为奥运吉祥物,而青海格尔木昆仑宝玉石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刘盛春先生就提出了用青海昆仑玉雕刻藏羚羊大型玉器工艺品捐献奥组委永久收藏方案,但在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系列公布后方案被否决。随后后又提出向奥运获奖运动员颁发获奖玉牌方案,报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向奥组委咨询也否决了。青海昆仑玉的奥运之行一时难测。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发布奥运奖牌方案,确定“金镶玉”式样。奖牌设计单位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奖牌样品由北京工美集团提供,金牌样品用青海昆仑玉,银铜牌样品用新疆和田玉等情况。闻讯后青海各界人士,尤其是玉石界人士非常兴奋,开始积极筹备青海昆仑玉“申奥”。
与此同时,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河南独山玉等名玉也在积极筹备“申奥”事宜。而且从历史角度和知名度来讲,青海昆仑玉都无法和这些“古玉”相提并论。但是青海玉界人士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积极地运筹策划。当时中国玉石界的大部分商家都在盘算着如何夺取这笔丰厚的生意,可青海昆仑玉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考虑,他们更多地不是考虑商业利益,而是考虑怎样通过这次机会打响“昆仑玉”的名气。经过青海珠宝玉石行业协会的主要成员的磋商,一个让其他竞争对手意想不到的决策成为了青海玉界的共识:捐玉。“无论多大代价这事一定要办成,我们捐玉,誓在必得。我们昆仑玉走向世界,志在必得。”
随后青海玉界一方面联系政府积极运作,一方面在京积极与奥组委联系。2007年4月5日青海格尔木昆仑宝玉石有限责任公司向格尔木市委、市政府正式上报《关于无偿提供青海昆仑白玉原料赞助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报告》,同时向省委、省政府作了汇报。青海省省委强卫书记做了重要批示,要求省政府积极推动。4月12日应文化活动要求提交了《青海昆仑白玉原料捐赠意向书》,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无偿提供青海昆仑玉作为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材料的承诺函》,该函请求省政府将公司估价1600万元青海昆仑玉(白玉、青白玉、青玉)材料,以省政府名义向北京奥组委提出无偿提供奥运奖牌制作所需全部玉石材料的请示。4月1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向北京奥组委提出《关于将青海昆仑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材料的请示》,至此青海昆仑玉在企业运作、政府推动的模式下正式拉开了申奥序幕。
2007年5月8日,青海格尔木昆仑宝玉石有限责任公司应奥组委要求提供了两套由北京和扬州两家玉雕厂制作的不同抛光效果的青海昆仑玉用于奥运奖牌镶嵌玉环成品。初步鉴定青海昆仑玉的玉石品质和颜色。经鉴定玉石品质很好,而颜色与样品略有差异。白玉的颜色品质远好于样品,青白玉、青玉颜色的差异在选料时尽量接近。
2007年6月初奥组委组织召开奥运奖牌用玉的专家论证会,会议否决了奥运会全部奖牌都使用青海昆仑玉的方案,专家提出金银铜牌分别使用和田玉、昆仑玉、岫岩玉的方案。当文化活动部奖牌制作主管林易北告知这个情况时,刘盛春等人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同时协调文化活动部要求再组织一次更高级别的专家论证会。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同意了这个做法。后经中国珠宝玉石行业协会牵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蔚长海、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秘书长奥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薛春梅、高毅进等五位专家组成的奥运奖牌用玉选材专家论证会开始进行。会议就青海昆仑玉是否能代表中国品质最好的玉石及青海昆仑玉用于制作奥运奖牌材料的优势进行了论证。最后一致认为青海昆仑玉与新疆和田玉同属一条矿脉在物质组分、产状、结构特征上基本相同是中国品质最好的玉种之一,青海昆仑玉用作奥运奖牌材料具有和田玉等其它玉种如原料储备充足、各色品种齐全、块型大、易选材、价格较低等无可比拟的优势。论证会提交了《青海软玉用于制作奥运奖牌材料的专家意见》呈报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扭转了青海昆仑玉申奥的不利舆论,为奥运会奖牌全部选用青海昆仑玉奠定了基础,为奥组委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2007年7月11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复函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接受捐赠将青海昆仑玉用作北京奥运会奖牌材料的函》,青海昆仑玉的申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玉石选材、加工工艺、加工厂家、质量控制、验收标准、宣传口径、玉石作价、交付时间等许多具体细节还未落实,离捐赠备忘录的签署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奥运奖牌玉环制作的工艺成为了中心任务。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试验、工艺创新,最终形成《奥运奖牌玉环制作工艺方案》,方案在设备选型、工艺流程、专业夹具设计、磨具刀具选型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奥运奖牌玉环的加工有了科学的工艺保障。省政府李宁秘书长多次前往奥组委协调青海昆仑玉宣传和玉石原料作价问题,以省政府名义向奥组委提出《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奥运会奖牌及选用青海昆仑玉的宣传口径的建议》,此建议被奥组委采纳,为宣传青海昆仑玉为奥运奖牌用玉扫清了障碍。
2007年9月19日,青海省政府向北京奥组委提交了青海省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关于对奥运奖牌制作所需昆仑玉与会原料的价格认证结论书》为北京奥组委最终确定捐赠玉石价值提供了依据。2007年9月27日,由董振信、王沂蓬、林易北、陈曦四人组成的奥组委奖牌专家组,赴格尔木市纳赤台矿山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了玉石原料样品,基本确定了金牌用白玉、铜牌用青玉的质地和颜色,青白玉为过渡色变化较大,待选到足够数量玉石材料后送样到京再行确定。
2007年12月10日,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致函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确认奖牌用玉样品的函》,“经专家考察鉴定青海省提供的白玉、青白玉、青玉玉环样品在质量及色彩上满足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要求。”
2007年12月23日,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与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捐赠企业代表刘盛春在青海大厦就青海昆仑玉捐赠环境中涉及的奖牌镶嵌成品玉环的验收标准及捐赠作价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沟通,达成了共识。
青海省人民政府向北京2008年奥运会捐赠昆仑玉的仪式
2008年1月2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向北京2008年奥运会捐赠昆仑玉签约仪式在北京市委隆重举行,北京奥委会主席刘淇、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王伟、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青海省省长宋秀岩、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宁、胡佩杰、青海玉界代表刘盛春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主持,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代表北京奥组委、青海省省长宋秀岩代表青海省人民政府在签约仪式上分别致词,致词中充分表达了青海捐赠的昆仑玉是青海人民心中最圣洁、最美好的礼物,代表着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各族人民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美好祝愿。也充分表达了北京奥组委对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各族人民支持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感谢。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吉狄马加与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王伟分别代表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署了《昆仑玉捐赠备忘录》。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向北京奥组委主席赠送了青海昆仑玉奥运奖牌玉环样品。随后青海省人民政府在北京青海大厦召开了记者见面会,向媒体发布了这一新闻。“青海昆仑玉申奥成功了”这一新闻被各大媒体密集报道,青海昆仑玉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青海昆仑玉申奥的成功只是奥运之路的起点,最后完成所有镶嵌在奖牌上的玉环才是关键。按北京奥组委对玉石品质和颜色如此的高标准,时间如此紧迫,在玉器加工行业是开天辟地从未有过的,面临的将是一场严峻的挑战。而在最开始的玉石运送阶段就遇到了困难。在格尔木将已选好玉石原料运往加工地扬州的途中,遇到了年初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原计划三天的路程看起来似乎遥遥无期。运货司机一路上忍饥挨冻,担心玉石原料的安全,连续走了八天八夜,终于赶到扬州。委托加工企业放弃春节假期日夜不停加工奥运奖牌玉环,至三月中旬基本完成了原定的生产计划,等待奥组委奖牌专家组的验收。
三月下旬由文化活动部崔宁副部长带领的奥组委奖牌专家组抵达扬州,对加工的奖牌进行了验收,验收结果白玉环合格品差111枚、青白玉环合格品差50枚、青玉环合格品差2枚,玉环加工基本完成。差额在四月上旬送达北京经专家组验收合格全部补齐。
可就在青海玉界以为已圆满完成了奥运奖牌玉环的捐赠工作时,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在四月下旬电话通知,奖牌玉环经复核因尺寸误差、颜色差异、开槽不均、厚薄偏差等又剔除了一半,希望采取紧急措施再行选料加工。闻讯后委托加工的青海玉器公司立即向省政府汇报并赶到北京了解情况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商议后提出:奥组委奖牌专家组再到格尔木协助从新选料加工,部分玉环返工补救、再找一至二家委托加工企业加快加工速度,验收与加工互动,当天加工的成品当天验收等措施。
五月二十五日,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文化活动部副部长崔宁、奥组委奖牌专家组到青海西宁与青海省委书记强卫、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进行会面,就加快奥运奖牌玉环的选料加工制作达成共识,制定了相关措施,安排了具体工作。随后崔宁带领奥组委奖牌专家组赶赴格尔木协助选料并进行现场工作指导,扬州委托加工企业将机器搬到上海造币厂现场加工修复,同时找到南京数码玉雕刻机生产厂家寻求委托加工。
六月初,青海格尔木昆仑宝玉石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杜秋生带少量玉石原料飞抵南京与企业进行试生产,并进行工艺改进,成果显著。随后开始进行规模生产,向奥运奖牌玉环交付的最后期限进行冲刺。青海省政府派出由格尔木市政府李义丹副市长、市长助理董建生以及专家组成的督导小组到南京加工现场督促检查。六月中旬崔宁副部长带领奥组委奖牌专家组也赶到南京现场指导,各方齐心协力展开了一场奖牌玉环加工的攻坚战,经过近一个月不分昼夜的顽强拼搏,终于在北京奥组委规定最后期限的前一天即6月29日,圆满完成了奥运奖牌玉环捐赠交付。统计此次昆仑玉环捐赠投资,相比较原来1600万元的预算大大超出,从最初的选料、切料、加工到最后的合格成品,实际投入的资金已超过3600万元,但最终圆满完成了北京奥组委、青海省政府交付给我们的历史使命,向青海人民、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8年9月28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向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人民政府、格尔木昆仑宝玉石有限责任公司、青海昆玉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颁发了集体荣誉证书,向在捐赠工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李宁、张鲲、李义丹、董建生、刘盛春、杜秋生、马福元、徐世雄、袁建忠、许海东、马维林、马维汉、方云和、杨志清、王素灵同志颁发了荣誉证书,奖励他们所代表的昆仑玉界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出的杰出贡献。
事实上,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奥运会,更多的,是为了他们的家乡,是为了他们心中神圣的昆仑玉。
0979-8492019